夏天的氣溫逐步攀升,
仿佛小朋友的熱情一樣絲毫不減。
孩子們的出汗現象越來越多,
古語有個說法,
叫“冬不爐,夏不扇”。
意思是說,冬天不要過分接近火爐,
不然就會使陽氣受到干擾。
夏天不要一個勁兒地扇扇子,吹空調,
應讓身體自然排汗。
人本身就是要順應自然,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夏天體驗炎熱的感覺,讓身體多出出汗。
而現在我們夏天到哪里都是空調,冬天又大都在暖氣房里呆著,過得太舒適了,身體自然會出毛病。
讓自己多出汗,才是健康的夏季養(yǎng)生方式。
出汗的驚人好處
1.排毒
出汗是Zui好的排毒方法,研究有數據顯示,汗液是體內砷、鎘、鉛、汞等有害物質的排出途徑之一,在汗液中可以檢測到與尿液中濃度相當的重金屬成分,有時濃度甚至會比尿液更高。
2.美容美顏
由于出汗的過程是從毛孔中排出汗水,人體表面分泌的油脂和雜物也會一并排出,因此,多流汗也有助于保護皮膚的干凈,滋潤皮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皮膚上的粉刺和痘痘。
3.提高免疫力
適當排汗還有一個驚人的好處,就是提高免疫力。研究發(fā)現,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細菌和真菌;很多人為了提高免疫力經常會吃一些保健品,但其中一些保健品中所含成分不明,甚至含有激素,反而抑制免疫系統(tǒng)。不如每天運動個30-45分鐘,讓身體微微出汗,長此以往,免疫力就會增強。
4.促進消化
夏天往往會沒食欲,不消化,這時促進消化Zui好的手段就是通過運動出汗。因為出汗時會加快整個身體的代謝,有助腸道蠕動,改善消化。特別是對于有便秘的人來說,通過運動出汗,對緩解便秘也有很大幫助。
5.增強記憶力
出汗也會增強人的記憶力,有研究證實,運動流汗會讓人體細胞處于旺盛的狀態(tài),對大腦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能讓人們保持精神集中,增強記憶力,讓大腦更有活力。
6.保護骨骼
出汗有利于鈣質的保留,防止體內的鈣質隨尿液排出,預防骨質疏松。
7.防止結石
結石的形成主要是體內的磷酸鎂等無機鹽類在體內結晶沉積形成。而出汗能有效排出體內鹽分并保留骨骼中的鈣質。這一生理過程能限制鹽和鈣在腎臟和尿液中的堆積,而這正是結石的來源。并非巧合,出汗較多的人會喝更多的水,從而也就從根源上防止了結石的形成。
8.預防感冒
出汗實際上有助于抵抗結核病菌和其他危險的病原體。
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細菌和真菌;它能進入細菌的細胞膜,對其進行分解。
2013年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
皮離蛋白能夠非常有效地對抗結核病菌和其他細菌。
這種天然物質比抗生素更為有效,皮離蛋白這種天然的抗生素在微酸性的汗液中能夠自然的被激活。
如何才能正確出汗?
人的出汗方式分為兩種:主動出汗和被動出汗。
1.主動出汗
主動出汗主要依靠運動來實現,會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能量的消耗。比如,健步走、慢跑等。
2.被動出汗
被動出汗是通過熱環(huán)境,促進人體出汗,這種出汗的方式消耗量更小,適合身體不適宜運動的人。如,泡腳、汗蒸、桑拿等。
5個方法幫助出汗:
(1)運動前喝熱水、熱粥
運動前喝杯熱水或熱粥,讓毛孔進入將開未開的狀態(tài),再鍛煉一段時間,就能讓毛孔全部打開。但運動后一定不要馬上吹空調、風扇或洗涼水澡,要耐心等汗消退。
(2)巧用生姜促汗出
生姜既暖脾胃,又走表開汗孔。經常在空調環(huán)境上班的人,可以堅持喝生姜水,比如茶葉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紅棗水等,促進排汗。
(3)靜坐一小時
每天定時關掉空調,靜靜地坐一個小時,培養(yǎng)身體主動出汗的能力。
(4)曬15分鐘太陽
夏日陽光是人體出汗佳的動力,應每天上午9至10點左右或下午4至5點左右,曬15分鐘左右的太陽,讓身體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溫度,微微出汗,對健康其實是有益的。
(5)自我發(fā)熱
可以用熱水袋、暖寶寶等貼在膝蓋上,讓人體傳熱,熱深入到皮膚深處,或者用熱水泡腳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的人群外,大多數人都適合依據自己的身體條件主動出汗。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出汗,戶外活動不要讓自己過于疲乏勞累。
出汗后切忌喝冰鎮(zhèn)飲料,要適當補充常溫下的白開水或淡鹽水,少量多次攝入。
冬冷夏熱是自然規(guī)律,養(yǎng)生重要的就是順應四時。
夏天出汗是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方式,天熱或活動的時候,機體通過汗液的蒸發(fā)把體溫降低到正常水平,保證人體機制的正常運轉,維護保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