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感是人的要義,也是每個幼兒內(nèi)在的一種基本需求,幼兒可以通過這個需求來認識自我,以及自我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在幼兒成長的某一階段他對環(huán)境中某種特殊要素的感受性特別的敏銳,這就是幼兒的敏感期,其中秩序敏感期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占據(jù)重要位置,所以當幼兒在敏感期出現(xiàn)這些各類現(xiàn)象時,老師和父母應及時給予引導和協(xié)助。
今年三月份朝霞班新進了一個小小組的小女生,正如她的名字一般甜美,小名糖糖。
糖糖寶貝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小女生,但是糖糖寶寶的語言發(fā)展相比同齡人來說會有些遲緩,老師在與糖糖的日常溝通過程中,只能夠通過糖糖的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動作來判斷。
記得有一天早飯時間,孩子們都排著整齊的隊伍在日常生活領域取餐,到了糖糖這里,老師將餐盤遞給糖糖,糖糖小心翼翼的雙手端著自己的早餐前往感官領域自己的位置,途中不知道為什么糖糖稍停了兩秒鐘又繼續(xù)往前走,將早餐放到自己的位置上后,又返回過來,由于我不了解情況,于是就開始催促糖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而糖糖皺著眉頭很焦急的對我說“等一下”,接著糖糖在日常生活領域的第二個教具柜旁停了下來。原來是“系鞋帶”這項工作當中的鞋子不知道被誰放歪了“(當時鞋子是橫著放的,鞋帶也被放在了一旁)。糖糖來到這項工作旁開始整理起來,她先將鞋子擺正,又繼續(xù)將紅色的鞋帶整理整齊放在鞋子的右邊,后將整個托盤調(diào)整位置挨著紅線。這時我才了解到糖糖再次轉(zhuǎn)回來的原因。
整理完這項工作后,糖糖依舊沒有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轉(zhuǎn)身又發(fā)現(xiàn)了日常生活領域“篩”的工作中小篩子上有一些大米粒,糖糖便去把小篩子中的大米粒依次取下并放回到玻璃碗中,并將小篩子擺放整齊、洗手后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開始準備吃早餐。
早飯后,孩子們要到數(shù)學領域那里進行端午假期的見聞分享。糖糖寶貝就搬著自己的小凳子往數(shù)學領域走,剛走到數(shù)學領域的個教具柜,糖糖就停了下來,跟在后面的我看到糖糖將凳子輕輕放下,然后蹲下身來……。原來,糖糖發(fā)現(xiàn)數(shù)學領域的一件延伸教具“大于小于”中的小圓片被打亂了,其中有兩三個小圓片被放進了其它托盤中。于是糖糖開始一片一片的將其它托盤中的小圓片放回到原來的位置,等到全部整理完畢之后才搬起自己的小凳子走到要分享的位置坐下來。
看到這里,我不禁聯(lián)想到糖糖剛來時,隨手拿起玩教具操作并隨意亂放的場景,剛開始糖糖需要老師反復強調(diào)與引導方能和老師一起將教具歸位。正是因為老師們的反復引導,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時給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習慣,從而讓孩子做事更加的有秩序、有條理,同時通過糖糖的表現(xiàn)我們也可以看出來,當孩子的秩序感建立起來后,一旦有“違背”他們秩序感的“事物”存在時,孩子們就會不適應,她會把周圍的一切調(diào)整為她們認為“對”的狀態(tài),即時間將“事物”恢復原樣。
在蒙氏教育中,孩子是生活在是有智性、有秩序的環(huán)境當中,孩子們的秩序感就是在這當中建立的。秩序感發(fā)展比較好的孩子,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會很清楚自己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樣的事情,該怎么做。蒙氏班級的“智性”環(huán)境,為孩子們秩序感的建立奠定了堅固的基礎。
上一篇:請問,我可以跟你合作嗎?
下一篇:放飛孩子的想象力:一幅出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