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化也是幼兒教育的一大特點,在傳統(tǒng)教育中,或者很少讓孩子玩,或者放任自流、隨便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讓玩無疑是扼殺孩子的天性。另一極端,隨便玩也是不足取的,決不能為玩而玩。蒙氏老師要確定教學(xué)主題,并以此設(shè)置教育環(huán)境,安排教育內(nèi)容,對一些可以用游戲方式開展的教學(xué)活動予以組織、實施,如音樂、舞蹈、課外活動等。
又到了上感官課的時間,中組的小朋友早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師會帶來哪項有意義的工作。懷著滿滿的期待,我們開啟了今天的感官之旅。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的工作是“彩色圓柱體紅色組和插座圓柱體B組的結(jié)合”。
首先,老師依次取出2件教具,擺放在工作毯右下方。接著,老師取出紅色圓柱體,散放在工作毯上,并請小朋友觀察這些紅色的圓柱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再請小朋友找出紅色圓柱體中粗的和細(xì)的圓柱體。后,老師請小朋友觀察老師是如何把它們從粗到細(xì)排列的。
這時,教師又逐個取出插座圓柱體,散放在工作毯上,請小朋友觀察這些圓柱體和紅色圓柱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有的小朋友說:“它們的顏色不同,插座圓柱體上有小圓柄,紅色圓柱體上沒有”。有的小朋友說:“它們都是圓柱體。如果去掉上面的小圓柄,它們就一樣高、一樣大了?!比绱藴?zhǔn)確的表述,足以看出小朋友們超強的觀察力。
接下來,老師任意取一個紅色的圓柱體,請小朋友找出和它一樣粗的插座圓柱體,并把兩個圓柱體放在一起。老師示范一個后,便和孩子一起互動,將剩余的18個圓柱體進行兩兩配對。不一會,10個圓柱體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后。小朋友們說:“成老師,這個游戲好好玩呀!我們還想繼續(xù)玩!”此時,課程已經(jīng)持續(xù)了18分鐘。對于中組的孩子來說,一般的課程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nèi)。
看到孩子們正處于感興趣、專注、投入的狀態(tài),于是,老師新增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小朋友拿著一個插座圓柱體找到對應(yīng)的紅色圓柱體進行配對。找到后,將插座圓柱體放在對應(yīng)的紅色圓柱體上面。就這樣,你找一個、我找一個,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整個課程持續(xù)了近30分鐘,孩子們依然興致勃勃、專注認(rèn)真。
對于中組的孩子,能夠持續(xù)30分鐘專注于聽課、操作、互動實屬不易。能達到如此效果,和游戲化的教學(xué)方式帶給孩子的輕松、快樂及挑戰(zhàn)自己的樂趣分不開。游戲是道德力量的源泉,通過游戲化的過程,孩子們不僅懂得遵守游戲規(guī)則,更輕松掌握了其中的知識和技能,并培養(yǎng)了全方位的綜合能力。這就是游戲化教學(xué)方式帶給孩子的福音。